“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不仅限于义务教育,所以我们在保障义务教育前提下,尽量地让建档立卡学生、让贫困地区孩子能够接受更高水平、更良好的教育。”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在回应如何实现“教育脱贫一批”时说。
“在职业教育领域,我们实施了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让东部的职业教育集团来帮扶西部。”刘昌亚介绍,一是帮助建立实用的专业,在西部共同设立实训基地,选派东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支援西部。二是要让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的学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以后能够在当地就业,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提倡贫困地区自己发展好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也非常关注贫困家庭的残疾学生。目前在职业学校里残疾学生大约有1.6万余人。这些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能够学到一门技能,对于就业和生活自理、活出人的尊严都十分有帮助。”刘昌亚说。
针对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不高,很难走出去就业、获取生活资料的情况,刘昌亚表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必须履行的职责,“在职业教育上我们让他们能够一步步地往上走”。
在高等教育方面,专门实施了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专项计划,现在每年招生10万人。“高职毕业生在升入本科的专升本计划中,专门要求各地安排适量的专门计划招收高职毕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进入到本科层次进行培养。就是说,我们在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让这些孩子能够打通人生成长的通道,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那么他们人生发展就会更丰富。”刘昌亚说。
“另外,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我们最近又成立了农林、消费、非遗(文创)等八个高校‘扶贫联盟’,教育部部属高校形成组团式的帮扶机制,进一步推进高校扶贫工作。”刘昌亚说。
6月12日-30日,我校连续举办了嘉兴市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高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新昌县农产品质量与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庆元县2017年招商引资(浙商回归)培训班和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246人。省农办基层建设处调研员陆益、省供销社业务处处长徐钢军等参加了开班典礼。
参加培训的学员为各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农产品营销大户和种养殖大户,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人员,乡镇、街道农合联管理人员以及招商引资干部等。为保证培训质量,我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学员不同需求,与合作方共同商定课程,做到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培训学习和技能鉴定考试相结合。同时,积极组建培训团队,为培训讲师提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概况和学员基本信息与需求,并通过访谈等形式,及时反馈学员意见建议。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组织服务到位,管理规范,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员们表示,培训课程设计实用性强,授课教师专业素养高,接地气,收获很大
培训期间,浙江农民大学教学管理中心主任李震华一行8人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农民培训工作。听取汇报,随堂听课,详细了解经贸校区上半年农民培训开展情况,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